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看, 《雪国》的第一自然段很特别。第一句既不出现主语, 也不出现主题。第二句"夜の底"的所指也不明确。另外, 在形容雪国的银白状态时, 作者为什么不说"白かった", 而说"白くなった"? 这也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。
本文以英语译文为参考, 运用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理论对第一句进行了彻底的分析, 并得到了如下的结论:第一句中没有统帅全句的主语, 但有统帅全句的主题, 即作者本人。不过, 因为作者对他自己使用了第一人称, 所以在语用平面上就不会出现"我"。其实, 《雪国》的第一句与"翻过这座山就到家了"这句话相通, 它的本质是第一人称自我叙事, 它的叙事基础是火车内作者本人的视觉移动。
中文译文把"夜の底が白くなった"译成"夜空下一片白茫茫"。笔者认为, 这句话翻译得很好。通过"夜空下", 读者可以觉察到"夜の底"所具有的空间性;通过"白茫茫", 读者又可以体会到"白くなった"所蕴含的感觉特征。
总而言之, 《雪国》的第一自然段清楚地告诉读者, 川端康成不愧是"新感觉派"作家, 即使在第三人称小说里, 他也试图把一切景象和人物主观感觉化, 从而创造出一种极具日本特色的美。